某项目页岩砖施工技术交底
一、交底依据
1、设计图纸、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文件。
2、有关现行规范。建设单位的施工工艺要求。
二、技术要求
1、标高±0.000m以上部分外墙采用M10页岩砖,商品砂浆砌筑。
2.墙体钢筋的设置(1)混凝土墙、柱、构造柱应设置拉结筋与墙体连接。(2)、页岩砖墙沿墙高500设置2根φ 6拉结筋。(3)所有外窗台部位均设置3根φ 8钢筋的混凝土长窗台,配筋采用φ 6 @ 200钢筋绑扎。细石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,必须振捣密实。(4)页岩砖砌筑采用三合一砌筑法:“一砖一铲浆,一挤一捏”砌筑法。如果采用铺浆法,铺浆长度不得超过两块砖的长度或不超过500厘米。舌头灰要及时清理,保持墙面整洁。(5)、每层门窗通过洞口尺寸的±5㎜高度不得相差20㎜。
3、构造柱:
(1)、当墙的长度大于5米时,或当墙厚小于200而长度大于4米时,均需在墙中部及墙端交接处设构造柱。
(2)、构造柱采用C20砼现浇。
三、工艺流程
抄平→放线→摆砖立皮数杆→砌砖→清理砂浆
四、页岩砖砌体质量标准
1、主控项目
(1)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
(2)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90%。竖直灰缝不得小于80%。
(3)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,严禁无可靠措施的
内外墙分砌施工。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,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/3。
(4)临时断裂处,当斜槽不能停留时,除角落处外,可以留下直槽,但是直槽必须凸起。左边的直槽应该加入到拉力钢筋中,拉力钢筋的数量是每120mm壁厚放置16根拉力钢(120mm厚壁放置26根拉力钢),沿墙壁高度的间距不得超过500mm;嵌入长度不得小于500mm,从每一侧的保持强度,防震设防不得小于6度,7度的面积。
2、一般项目
(1)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,上、下错缝,不得有通缝透亮瞎缝等现象发生。
(2)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,厚薄均匀。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,但不应小于8mm,也不应大于12mm.
(3)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如下规定。
项目 |
允许偏差mm |
检验方法 |
轴线位置 |
<10 |
钢卷尺 |
层高 |
<20 |
钢卷尺 |
垂直度 |
<5 |
检查尺 |
平整度 |
<5 |
检查尺 |
3、在本段施工面完成后要自查,确保无误。才能进行下一段施工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五、施工要点及质量措施:
1、材料
(1)砖:砖的品种、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并应规格一
致;用于清水墙、柱表面的砖,尚应边角整齐、色泽均匀;应有
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;中小型砌块尚应说明制造日期和强度等级。
(2)水泥:品种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,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。
(3)砂:宜采用中砂,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时,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%。强度等级小于M5时,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%。
(4)水: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。
(5)其他材料:拉结钢筋、预埋件、木砖、防水粉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(6)砌筑前应将所用的页岩砖提前12小时进行浇水润湿,保证砖的含水率15%及渗入砖内15㎜左右,严禁干砖上墙。
2、砌筑前,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,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。
3、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,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,依准线逐皮砌筑,其中皮砖按墙身边线砌筑。
4、窗间墙的边缘应选用实心砖砌筑,不得使用半砖和破损的砖用来补砌门窗边角部位,补砌实心砖小于整个砖长的1/2砖块长度。
5、所有墙体必须做到上跟线、下跟棱、左右看齐要相平。
6、在下列部位不得留脚手眼:
(1)半砖墙:(2)通梁净跨1/2高的墙体,与通梁60度角的三角线墙体;(3)宽度小于1m的窗体间墙体;(4)梁或梁缓冲下的墙体及其500mm范围;(5)墙体;(5)门窗入口两侧200mm,墙体角450mm。
7、砖墙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,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。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,,并预埋水平钢筋,洞口净宽不应小于施工图中门窗洞口的尺寸。砼过梁伸入墙体内的长度每边不应小于250mm。
8、在构造柱处,砌砖墙时,从每层构造柱柱脚开始,砌马牙搓应先退后进,退进的马牙搓高度不应大于300mm,以保证构造柱脚为大断面。马牙搓的大截面不应小于300mm,小截面不应小于构造柱截面尺寸。